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与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京组织了“开心见彩虹”精神健康研讨会,10多位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目前抑郁症在中国的发病现状、诊治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讨。本版推出“关注抑郁症”专题报道,以期唤起全社会对抑郁焦虑问题的关注,推动全国范围内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精神疾病的防治。 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 某企业管理人员,因精神抑郁恍惚,将公司重要订单填错,致使公司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自己也因此自责悔恨,每日以泪洗面,最终抑郁加重,成为精神智障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原本和睦的家庭从此笼罩在抑郁症的阴影之下。有人把抑郁症比喻为心理感冒,可见其高发病率和不可预测性,事实上抑郁障碍现象在你我身边也并不少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变化的加剧、竞争的日趋激烈,抑郁焦虑问题日益突出,发病人群也从成年人向低龄化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1.21亿人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抑郁,若将轻型抑郁症包括在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而目前全球约有3.4亿精神抑郁症患者,相当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7倍多,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该组织在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时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介绍,抑郁症在女性中的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主要与女性的内分泌因素有关,青春期、绝经期、产后都是妇女抑郁症的高危时期,其中更年期几乎成为抑郁焦虑的代名词。这可以说明抑郁焦虑是有病理基础的。此外,儿童期不良的成长环境,心理社会环境,特别是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长期心理冲突对发病都有一定影响,各种躯体疾病也容易伴发抑郁症状。 抑郁危害不可小觑 抑郁障碍已经成为一种危害性极大、危害面很广的疾病。周东丰说,在世界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名列第一,而重度抑郁可高度致残,比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更严重。 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据统计,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占全球自杀者总数的1/5,其中80%患有抑郁症。 伤害他人、危及社会是抑郁障碍的另一重要危害。抑郁症若不进行积极治疗,会反复发作、慢性化,造成精神残疾,严重者还有暴力倾向,时常作出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举动。抑郁症已经不仅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它已成为危害社会正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巨大。据统计,全球每年用于抑郁症医疗上的费用总计约为600亿美元,美国每年都有1100万人患临床抑郁症,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37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医疗费用负担排名第二的疾患。精神障碍在我国医疗费用总负担的排名中也居前列,有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之势。
治疗情况令人堪忧 尽管抑郁症已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然而在国内,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长时间未被医生和患者本人发现。据估计,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尚能达到30%,而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治疗率则仅为5%。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身疾病会诊中心主任姜凤英等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不认识抑郁症。一是患者和家属。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紧张、竞争激烈,如下岗、就业、升学、离婚等心理紧张因素随处可见。家庭生活“上班各忙各,下班各顾各”,人们对情绪低沉、内心抑郁等情绪改变不以为然,即使出现了这类问题也想不到是抑郁症。二是综合科的医生。很多抑郁症患者以躯体症状为表现而选择综合科就诊,但由于综合科医生对抑郁症认识有限,往往把心理疾患当作躯体疾病来处理。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综合医院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21%,近4/5的抑郁障碍则被误诊或漏诊。即使得到处理的那部分病人也只使用了一些镇静药物,很少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且无一例得到转诊或会诊。 其次,不敢正视抑郁症。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心理疾患存在偏见,大多数人对精神类疾病讳莫如深,宁愿选择综合医院而对精神专科避而远之,很多病人宁肯自付治疗费用也不愿让单位知道自己的疾病。这种无形的社会压力,极易使患者贻误治疗时机,并加重其心理负担,导致不良后果,甚至酿成悲剧。 第三,不知如何对待抑郁症。现代社会的压力往往让人们通过躯体感受来描述不适,而没有意识到疾病的根源来自于精神系统。因此常把失眠、头痛等症状当成躯体疾病对待,选择综合医院就诊。据权威机构统计,抑郁症患者到内科的就诊率为82%,到精神科就诊的仅为18%。据统计,国内95%以上的抑郁症病人从来没有得到过明确的诊断和专业的治疗。 尽早治疗可以治愈 专家认为,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早期充分的治疗可以避免精神残疾和慢性化。首先重在预防,最佳的预防方法是及早认识初期的抑郁症症状,从病因入手,消除直接导致或诱发抑郁症的因素,也避免因把抑郁症当成综合病症治疗而贻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适当的自我调整也是必要的,包括保持心情平静、解除精神负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等。而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患者症状仍持续不能缓解,则需要到医院心理或精神门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选择药物治疗。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按发现时间先后,包括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三环类药物(TCA)、四环类药物,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上述传统抗抑郁药物的临床使用有局限性。此后,第三代抗抑郁药物SSRI类药物问世,创造了有效率高达80%的奇迹,给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福音。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赛乐特就是SSRI类家族中较受患者欢迎的一个成员。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少,依从性更好,而且就治疗总费用而言,其花费相对较易接受。专家认为,只要树立信心,坚持合理、有效的治疗,抑郁症是可以战胜的。 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 除了专科治疗外,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回归社会,但由于公众对精神疾病不同程度的偏见及对病人歧视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愈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因此,这部分人群更需要摒弃对抑郁症的偏见,多一些宽容与关心,加强亲人和社会的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和宽容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而要让抑郁症彻底远离我们的生活,则需要国家、社会和大众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在民众中普及有关精神健康知识,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精神卫生问题;加大对人民心理健康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更为完善的医疗体制;加强专业心理医生队伍建设等。 一位加拿大精神卫生专家针对当前的精神卫生问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明天死了,最大的死亡原因可能就是自杀。”这并非危言耸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抑郁症患者“重见彩虹”。 正视抑郁症(小资料) 抑郁症又称为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大于2周)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常主动就医,日常生活能力不受显著影响,没有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病程可迁延,治疗效果良好,但易反复。 经各国精神病学家及心理学家潜心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有: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病因中占重要的地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患本病的几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就越高。2.躯体疾病的影响,如帕金森氏症、脑卒中、肿瘤、某些手术后(如子宫切除术)、女性分娩之后,往往会伴发抑郁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中生物化学物质的平衡失调、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异常、神经电生理改变等。 二、心理学因素
1.人格:有学者认为,环形人格的人较易患情感性精神障碍。环形人格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出现。此外,有强迫性格和易于焦虑的人与抑郁症相关。2.童年经历:精神病学家一致认为,童年时期的影响是成家后发生抑郁症的素质因素。如童年时期缺乏关爱、或过度溺爱都会影响子女的社交能力,对子女性格的形成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3.生活突发事件:抑郁症多会在应激性时间后发病,6个月之内有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的人,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增高6倍,自杀的危险性高7倍。4.社会支持:具有支持性的、缺少不良刺激及压力的社会环境对抑郁症的缓解至关重要,否则反之。 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1.情感低落:表现为显著而持续的情感低落,患者终日忧心忡忡,无精打采,愁眉苦脸,轻者感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重者诉说“活着没意思”等。患者的抑郁感觉具有晨重昼轻的特点。2.思维迟缓: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变笨了。3.运动抑制:不爱活动,被动、疏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达到“抑郁性木僵”。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最容易造成误诊。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80%的患者以失眠、头疼、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表现为症状诉多而易变。有特征的是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同时可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等,其他的表现还可以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性欲下降、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 治疗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电休克治疗三种。 |